戲劇介入
張志豪老師(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學系)
遺傳性表皮分解型水皰症為一基因變異而致表皮脆弱之先天疾病,且目前無普遍有效之治癒方法。患者除了傷口導致的身體困境,研究亦顯示外觀皮膚性疾病同時連帶影響於人際關係、價值認同、自我形象、生涯選擇等課題。
基於優勢觀點,我們相信每位病友在長年面對遺傳性疾病時,其實也都是「自己問題的專家」,因此除了運用醫療處置為他們「解決問題」,在全人健康的基礎上,更應致力於協助他們「發揮優勢」,使病友能運用自我內、外在資源,在挑戰中,朝向正向能力之發展。而透過自傳劇進行團體敘事,使得病友得以調整自我設限的邊緣性生存位置,意識並重拾自信,發揮其正常甚至獨特的生命潛力。
自傳劇顧名思義即是用「戲劇的方式演自己的故事」,是廣義戲劇治療的方式之一。自傳劇的創作歷程包含了「自我敘說」與「戲劇創作展演」的交互作用,前者是指以自己本身的敘事書寫作為劇本,後者則在於共同展演一個自傳劇時,每一位演出著亦扮演了他人故事中的不同角色。當真實的生命故事在虛擬的劇場舞臺上重新被呈現時,當事人得以身歷其境,以整個身體的感受和思考,重新整理自我的生活經驗、詮釋生命意義,建構看待世界的新視框,進而改寫生命的劇本。自傳劇作為戲劇治療的重要工作方法之一,肯定了每個生命經驗的獨特性,將主觀生活經驗轉化為可觀看並引發觀者共感的戲劇素材,暫時離開主流價值的框架與判斷,說出自己內心的話語與感受,讓兩者在演出後加深其對世界的體悟。讓青少年病友以自己的語言和方式,演出自己的故事,並透過公演後的觀眾論壇,促成青少年與社會對話的契機。
我們分別在2020年八月,與2021年一月,針對同一群病友及其手足,進行了兩次為期四天的自傳劇營。透過「戲」:從遊戲中建立關係與互信、「劇」:飾演小型的劇本角色,以穿越時空的限制經驗彼此、「復」:整理生命的經驗修復人我與社會的關係、「原」:找回愛與被愛的「原」動力、「力」:藉由演出自己而展現與創造生命前進的動力。在此一生命經驗的再現,與敘事治療的介入,以及彼此故事的戲劇式呈現中,形成病友及其手足對於自身狀態的正視,與前進的方向。
戲劇在皮膚罕病患者與家庭中的介入,不是編導一場表演,而是在舞台上的行動,目的是解鎖創傷經驗而打造出復原力。而每一位受邀的觀看者,也成為了這齣演出者無法完全預期及彩排的生命故事中,真實與重要的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