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4月22日
- 2 分鐘
top of page
相關資源
給父母親
寫給病友
福利資源
研究資源
國際研究資源連結
我們的研究成果
Marieta Papanikolaou, Leigh Nattkemper, Natashia Benzian-Olsson, Lu Liu, Alyson Guy, Han Lu, Tendai Kadiyirire, Ping-Chen Hou, Wilson Aala, Sonia Serrano, Rashida Pramanik, Nina Walters, Konstantina Dimitrakopoulou, Su Lwin, Emily Kalfas, Jose Satoc, Roman Laddach, Domenico Cozzetto, Bjorn Thomas, Evangelia Kesidou, Ellie Rashidghamat, Guy Orchard, Edel A O'Toole, Chao-Kai Hsu, Mansoor Saqi, Martin Steinhoff, Alexandros Onoufriadis, Gil Yosipovitch, Hannah Gould, Jemima E Mellerio, John A McGrath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 2024 JULY; 91(1):130-133.
Wilson Jr F Aala, Ping-Chen Hou, Yi-Kai Hong, Yu-Chen Lin, Yu-Rong Lee, Wei-Ting Tu, Marieta Papanikolaou, Natashia Benzian-Olsson, Alexandros Onoufriadis, Hans I-Chen Harn, Daw-Yang Hwang, Siao Muk Cheng, Kurt Lu, Peng-Chieh Chen, John A McGrath, Chao-Kai Hsu
British Journal of Dermatology. 2024 Mar; 13:ljae110.
Yi‐Chia Tsai, Wei‐Ting Tu, Chun‐Lin Su, Yu‐Wen Cheng, Pei‐Ling Chi, Chao Kai Hsu, Yang‐Yi Chen
Wound Repair and Regeneration. 2024 Feb 28.
Meng-Ling Li, Yi-Kai Hong, Yu-Chen Lin, Ken Natsuga, Hideyuki Ujiie, Kentaro Izumi, Hiroaki Iwata, Chao-Kai Hsu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Dermatology, 2023 Dec.; 49 (1):73-74.
Lee JY, Chen HC, Lin SJ. Pretibial epidermolysis bullosa: a clinicopathologic study.
J Am Acad Dermatol. 1993 Dec;29 (6):974-81. doi: 10.1016/0190-9622(93)70277-z
研究資源
成⼤EB卅年
成大皮膚部 / 李玉雲教授
我是受成大醫學院創院院⻑黃崑巖教授的邀請,在1988年成大醫院成立時,自美返台就任成大醫院首任皮膚部主任。早年的門診中有許多患有慢性砷癌的患者,或HIV感染與類固醇濫用而導致各種伺機性感染的患者。但令人驚訝的是,其中也有多位EB——現在我們都非常熟悉的可愛的名稱「泡泡龍」—— 的患者。當時我已知道 DEBRA(Dystrophic Epidermolysis Bullosa Research Association)是指英美等國在八零年代起成立的EB病友會,所以也期待台灣有朝一日也會有此病友會的成立。二十年後台灣泡泡龍病友協會(Debra Taiwan)終於也在 2009 年 6 月成立了。
EB是一群因遺傳缺陷而導致皮膚易起泡的罕見的遺傳性皮膚疾病。我年輕時在台大作住院醫師期間僅在會議上看到一個EB案例。但 EB 在台南似乎並不罕見!我在成大醫院的頭四年( 1988.7 - 1992.6 )中,就診斷了 29 名 EB 患者分別來自於 20 個家庭,事實上頭兩個病人更是我在成大開院的兩個月內就確診了。EB的診斷是需要根據臨床表現、皮膚病理和電子顯微鏡的檢查來下診斷,讓我先前在皮膚學,病理學,皮膚病理學和電子顯微診斷方面的訓練正好可以派上用場。面對如此多的病例,我很地快進行了錨定纖維絲(Anchoring fiber)的電子顯微形態測定,及用纖維細胞移植來探討致病機理(NSC project,1991)。並發表了針對 19 例脛前病變為主的失養型EB的病例研究(Leeetal.PretibialEB.JAAD1993)。該論文詳細記錄了13個EB家族之家族史和臨床表型及錨定原纖維絲的形態和數量的異常。在此文之前,台灣僅於 1990 有一例DEB的病例報告。
接著我們陸續與世界上在EB領域研究的先進學者 Uitto,Shimizu 和 McGrath 等教授,合作EB基因突變的研究,先後安排我們的年輕的皮膚科醫生(趙曉秋,許釗凱等)到他們的實驗室做研究。而我相信這次的EB研討會(2021.01.31)是台灣的第一個EB研討會。為了預備這次 EB 研討會的引言,我特別搜索了 PubMed 資料庫,找到了23篇台灣所發表的 EB 相關文章,發現其中 11 篇都是來自我們成大皮膚部的研究成果!
近年來成大皮膚部透過與倫敦國王學院 McGrath 教授的實驗室,以及湯銘哲教授主導的成大國際傷口修復與再生中心的密切合作及他們的支持,使得許釗凱等醫師領導的EB團隊可以在EB的臨床及研究都做得非常出色。成大的EB 多科團隊除了努力精進診斷和治療的研究外,也注重 EB 患者及其家人之社會支持和人文關懷的部分,並於 2020 年 3 月成立了全台第一個EB及罕見遺傳性皮膚病特別門診,來提供病患高品質及友善的全人醫療照護。自 1988 年開始,成大與泡泡龍病友及家屬已結緣 32 年了,這個緣份將會不斷地延續下去。我對成大EB團隊未來的發展感到非常樂觀,並期待這團隊的努力,會繼續佳惠我們的泡泡龍病友及家屬們。
bottom of page